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本文阐述了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也提供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矛盾、创造价值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丝毫不能动摇。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我们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
一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赋予人们价值追求的目标和动力。理想决定行动,共同的理想决定共同的行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现实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之中。建设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形成共同的理想,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才能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和谐方能团结,而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数血脉相传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把握改革与创新这个时代最强音,培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积极培养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实践勇气,走在时代的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