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读到这首古诗,立刻便会联想到江南女子采莲的情景:“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春末夏初,艳荷初放,采莲的女子驾着小舟,唱着艳歌,漂荡在萍牵藻挂的碧波之上,出没于叶绿花红的荷花丛中。她们袅娜着纤细的腰身,迈着款款细步,一边羞涩地嬉戏调笑,一边轻撩罗裙,生怕溅起的水花打湿衣衫……此番景象,恰如一幅流淌着历史风采的名画,只消看上一眼,也会醺醺而醉的。
其实,采莲并不限于江南。在江北,在山东,也有许多著名的湖泊。那里采莲的情景,也一样美丽动人……
济南的大明湖,自古就以盛产莲荷闻名。每到盛夏时节,荷花盛开,莲叶田田,采莲便成为一种时尚。清代诗人朱倬在《湖上》一诗中写道:
自披莲叶采莲房,
棹入花深不觉香。
夜半归来香扑鼻,
始知花气满衣裳。
文人采莲,追求的是高雅的文化氛围。荷丛深深,花气袭人。诗人兀自徜徉其中,俗念顿消,物我两忘,不经意间就陷入了“掬水花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诗化境界,他怎能不为之陶醉?
当然,大明湖中采莲,更富民间色彩。过去每到采莲时节,便有成群的采莲女郎,乘着小小的采莲船,穿行在荷花丛中,采摘花枝和莲蓬。这采莲船长仅三尺,高不足二尺,像个椭圆形的大木盆,只容一个人蹲在里面作业。采莲人两手各拿一块尺把长的木片划着水,把采下的一束束荷花、莲蓬摆放在船头,然后再划到鹊华桥畔,系舟于垂柳阴下,亮开银铃般的甜嗓声声叫卖。清人任宏远在《明湖杂诗十首》中,就生动地描写了这种采莲情景:
六月乘凉争采莲,
湖中来往女郎船。
临行笑折新荷叶,
障却斜阳细雨天。
诗中的采莲女郎是那样活泼可爱。她们驾着小船穿行在碧波荡漾的湖上,采摘莲花,也收获欢乐。当她们说说笑笑地满载而归时,每人又折一张新荷叶顶在头上,既能遮阳又能挡雨……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交融中,湖的美丽多姿,采莲女的机灵调皮,采莲的精彩一瞬,都活生生地定格在历史苍烟之中,成为大明湖的一张亮丽名片。
随着荷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和观赏价值的提升,现在大明湖采莲已很少见了。但是微山湖的采莲却长盛不衰。
素有“鲁南明珠”之称的微山湖位于山东西南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荷开时节,十万亩荷荡铺锦叠绣,红涌绿翻,无边无际。这里采莲,不但规模更大,而且别具风采。
微山湖上采莲,除采花外,更多的是采摘莲蓬,因此采莲时间也多在金秋。每到此时,满湖的荷花纷纷飘落,而肥硕的莲蓬则粉墨登场。这时便有许多穿红着绿的采莲姑娘、小伙,驾着小舟,飘在湖上,一边欢声笑语地采摘着莲蓬,一边唱着《采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