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病榻杂记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新世纪
出版时间:2007年
本书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盖棺之作,收录了他自2001年底住院后在病榻上撰写的九十多篇文章,共24万字。内容丰富生动、有首次完整披露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和奋斗自强的感人事迹;有怀念自己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有为友朋写的序和跋;但更多的还是先生平时所十分关注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问题、社会公德问题、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人生观、生死观和人生感悟。书中洋溢着作者在新时代、新生活中老当益壮、笔耕不辍的豪迈之情。本书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极富可读性和教育意义。
B 私人阅读史
作者:胡洪侠,张清主编
出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开书单这事儿,梁启超、胡适、鲁迅都做过。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阅读渐趋个人化,亿万人为一本书疯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大众性的书单少了,私人阅读的书单取而代之,《私人阅读史》就是这样一种。
严格说来,也并不是单纯的私人化的阅读史。这是对1978-2008年30年间阅读的回顾,不少学人罗列书籍时自觉地考虑了影响力因素。就像止庵,作为专业读书人,他把读书中的“我”和“我们”分开。现今阅读的姿态,未必正襟危坐,也不再需要焚香沐浴,以最舒服的姿势就好,也未必是手不释卷,很可能是在网页之间不断跳转。全球化信息时代使得阅读的方式和姿态多了多种可能。
读书本来就是个人的事情,如鱼饮水,非畅销不读者有之,坐冷板凳甘之如饴者亦有。三十四份“沉甸甸”的书单,来自学者、作家、艺术家、出版人等,固然都是个人的阅读历程,其中亦有共通。李泽厚《美的历程》、奥威尔《一九八四》、房龙《宽容》、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等都是上榜次数较多的书。正如吴晓波所说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辽阔的未来。读了这些书,我们才得以成为今天这样的我们。
82.83.
好书推荐·大陆
C 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
作者:(英)罗伯逊
出版社:新星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查理一世发起内战,使得十分之一的英国人在战争中丧生。1649年的议会却找不到一个有才华和勇气的律师来起诉自称高于法律的国王。约翰·库克最后临危受命,以清教徒的虔诚和对公民自由的热爱挑战“君权神授”,把国王送上法庭和断头台,英国从而告别了推翻君主制。然而他个人的命运,却是在查理一世被砍头的11年后,被查理二世五马分尸弃于市。
国际知名的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作者主张,国王因为有罪而被审判,对他的处决是建立议会主权的必要,而对弑君者的审判却是被当权者一手操纵,那些牺牲者应被视为国家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