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勇 刘 嘉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战略联盟的共生效应:识别了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演化的驱动因素,概括为内质耦合力、行业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基于此,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演化驱动力模型。
【关键词】内质耦合力 行业推动力 市场拉动力 驱动力模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商业化程度日益加深,这导致其商业化职能变得日益重要。但是,银行的商业化是以市场为前提的,而市场是以竞争为核心特征的,所以,银行要在商业化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挑战竞争;要在竞争中占优,就必须采取既合作又竞争的竞合策略,这将驱使银行构建战略联盟。关于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诸多学者已有研究,例如汤美润(2008)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联盟进行了研究;梁清华(2006)对我国地方商业银行战略联盟进行了研究;宋辰(2005)对商业银行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展开了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忽视了商业银行战略联盟中的共生问题。关于战略联盟共生问题,早以被Nohria and Garcia-Pont,1991;Porter and Fuller,1986;GLu Ping等学者展开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既没有涉及商业银行这一具体行业,也没有涉及战略联盟共生演化的驱动力问题。因此,本文拟围绕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演化驱动力问题展开研究。
一、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效应
共生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早提出共生概念的是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Bary),他在1879年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随后,共生的内涵不断拓展,共生学说逐渐完善,现已涵括到社会科学领域,其中战略联盟的共生已被探讨。可见,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还存在于战略联盟之中,在战略联盟中持续发挥着共生效应。彭建仿(2007)在研究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时,提出这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产生着协同运作效应、信息共享效应、能力互补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共同愿景效应,但因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具有不同与企业农户共生关系的一些特征,以至其呈现出不同的共生特征。在商业银行战略联盟中,其独特的共生机制驱使下,使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呈现以下共生效应。
1、规模经济效应
在商业银行战略联盟中,合作机制的构建使得联盟成员之间达成一种默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信赖关系。机会主义行为大为减少,企业之间保持能动、灵活的非正式关系,减少交易双方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各种有关战略、人才、市场、行业前景等信息的搜集和使用成本以及各种合约的谈判、执行、监督成本大幅降低,这就是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所呈现规模经济效应。
2、协同运作效应
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实现共生之后,会产生协力优势或协合作用,它们会使战略联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增强的特质,并形成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总和的效应。在商业银行战略联盟中,联盟成员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能力互补,使双方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等方面的运作逐步趋于步调一致,从而提高联盟成员的市场反应速度,改善经营运作效率和质量,这就是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的协同运作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