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功能主义是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设计理念。在功能主义的美学观念推动下,平面设计几何化的特征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平面设计美学中的几何化滥觞、功能主义对平面设计几何化的影响、功能主义的新发展与平面设计中几何化的新趋势等三个历史阶段的分析,探讨功能主义对现代平面设计几何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功能主义、几何化、平面设计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就开始出现了。功能主义以“形式追随功能”为口号,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用这种观念引发出一种直接的设计语汇,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并最终导致设计开始与传统分道扬镳。这种状况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是以几何化为特征的一股崭新设计潮流的兴起。这种几何化的平面设计流行极广,与功能主义中的机械美学观渊源极深,尤其是自现代新式印刷术的盛行以来,更是发展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因此,值得注意分析研究。
一、平面设计美学中的几何化滥觞
平面设计中的功能主义源自对形式与功能,美与效用间种种关系的思考。它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关系紧密。水晶宫博览会曾一度引起了人民大众对这些稀奇古怪的设计形式产生强烈兴趣。但人们很快便发现这些畸形的大机械化功能设计并非是想象中的合功能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出现了各种对这些粗陋设计抵制的现代平面设计启蒙运动。对繁琐装饰的厌恶成为功能主义在视觉设计中的最主要特征,而摒弃装饰又使得设计形式的纯粹性得到发扬。对纯粹形式的追求正是平面设计走向几何化的重要转折。
平面设计中的几何化指的是人们对二维平面中所表现的物体所产生的知觉效应,它属于众多平面设计元素之一,并以形状一词来命名。形状是区分背景关系的一个封闭区域。它可能以真实的轮廓或不同的肌理、颜色或者包围视觉可视边的明暗为边界。一般来说,形状可分为四类,分别包括:抽象形状、非写实形状、自然形状以及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则与自然形状联系紧密。许多人以为几何形状是人为地设计出来,但实际上许多几何形状本身就在自然界中存在。而且它存在的数量比我们用肉眼所能看到的要多很多。对自然中几何形状的研究使许多研究形式美学的专家认定纯粹的几何图形本身具有激发人类审美知觉的功效。这也就是说,平面设计美学中的几何化并不是近代才出现,而是早就存在于人类的视觉设计当中了。只要略为留意古代的平面装饰设计便会发现,古代艺术家对几何化的美学特征的掌握已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只是它们未有今天现代平面设计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功用而影响有限。后来随着工业革命而生的功能主义美学便成为了平面设计图形几何化的思想指导。
二、功能主义对平面设计几何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