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向奥林匹克大家庭的200多个成员发出了参加奥运会的邀请函。
随后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显示:北京奥运,渐行渐近。记者感受着这阵阵奥运热浪,走进北京奥组委总部。
奥运大厦人才“挤挤”
位于北京北四环中路的奥运大厦,20层的大楼悬挂着巨大的北京奥运会会徽,鲜红的“中国印”格外引人注目。
走进奥运大厦一楼大厅,迎面矗立的标语牌上写着筹办奥运会五种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006年初,北京奥组委进驻奥运大厦。伴随着奥运工作进程,奥组委不断扩编,大厦已人才“挤挤”。
走进7楼的新闻宣传部,眼前呈现一个大的工作平面,五六十人挤在一起。大家都是一样的工位,一样的配置: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各媒体记者进进出出,大家都是站在狭窄的通道间三言两语地向新闻官了解报道信息。
16楼的媒体运行部显得更拥挤,这个部门的工作是服务境外的数万名采访奥运的记者,工作细致而繁杂。
目前,奥组委设置26个机构,包括秘书行政部、总体策划部、国际联络部、残奥会部、市场开发部、场馆运行部、志愿者部、奥运村部、开闭幕式运营中心、票务中心、新闻中心等。此外,还有京外的青岛奥帆委、香港奥马委、足球协办城市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奥组委总部工作人员近2000人,按计划赛时将达到4000人。其中,体育界有三位知名人士在奥组委任职:任奥运村部副部长的乒乓球奥运会冠军邓亚萍、任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火炬接力中心任项目专家的滑冰世界冠军叶乔波。
场馆陆续竣工
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是举办奥运会的硬件基础。
7月28日,北京奥组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京射击场综合馆工程竣工并验收。两天后,奥组委宣布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部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竣工。
2008年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北京31个,其余6个分别为设在青岛的帆船赛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马术赛场。以及天津、上海、沈阳、秦皇岛4个城市的足球赛场。在北四环路北侧,两座高大的体育建筑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拔地而起.也被人们称为“鸟巢”和“水立方”。这也是北京新建场馆中科技含量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体育设施。除“鸟巢”外,其他所有场馆工程今年年底前都将陆续竣工。“鸟巢”因为也是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主会场,需要搭建特殊的设施,计划明年3月竣工。
此外,与奥运会相关的设施还有奥运村、媒体村、国际会议中心、科技大厦,以及4条轨道交通线、23条道路等,都在按计划顺利建设,并将在奥运会前竣工投入使用。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满怀信心地说:“综合分析奥运会筹办工作,我们感到在硬件建设上心里有把握,因为我们国家有举国体制的优势,干好没有问题。”......